(綜合報道)

(星島日報報道)香港社會企業於的發展漸見成績,現時近一百家的社企中,有三分之一已見規模。為增加大眾對社企的認識,浸會大學與城市大學共同發布新書,探討社企與社會資本的關係。其中一名主編,浸大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張仁良認為,社會應扶助社企發展,又指浸大將派出七隊工商管理碩士學生為社企提供顧問服務,為社企「把脈」。

  新書《香港社會資本:連接與社會企業》由張仁良、城大社會心理學講座教授伍錫洪及馬尼拉亞洲管理學院教授Brahm Prakash聯合主編,為社會資本在香港的演變與發展,以及與社會企業的關係提供意見,當中更展示部分社企於香港的成功例子,供讀者參考。

  對於本港社企發展,張仁良表示浸大會派出七隊工商管理碩士學生為社企提供顧問服務,為社企「把脈」,「部分社企負責人本身不擅營商,我們希望能為社企出力。」他又指現時香港約只有一百家社企,多為小本經營,部分聘請失業或不擅營商的弱勢人士,故不認為與中小企業構成競爭。

  他認為社企對社會有一定貢獻,如製造就業機會,故希望社會對社企予以容忍,又指目前已有從事法律及會計等工作的商界代表,按不同專業向社企施援,包括傳授營商竅門,而且反應不俗。他更提到信和集團旗下的奧海城,為其中一所社企提供優惠租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