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發 Firefox 和 Thunderbird 的 證實,總計有 4 萬 4000 名的帳戶與密碼外洩,雖然 Mozilla 表示受影響帳戶已全數停用,並發送電子信函告知提醒。無獨有偶,日前蘋果才因為硬體內建的 UDID 單一識別碼,有遭到應用程式開發商不當使用個資疑慮,遭 iPhone 和 iPad 用戶連同開發商一狀告上法院。

這起事件來自於 Mozilla 在 12 月 17 日,發現部分 用戶的帳密資料,被轉移到公開伺服器上;雖然 Mozilla 強調其密碼保護,已在 2009 年 4 月間改為更安全的 SHA-512 散列演算法,但似乎仍無法解釋帳戶資料為何被公開。至少 Mozilla 已將所有出事帳號全部停用,防止有心人士取用。

蘋果的個資事件,來自 iPhone 和 iPad 硬體皆內建 UDID 識別碼,該功能可記錄用戶使用情況,也能讓應用程式開發商取用資料,但用戶卻無法刪除。於是,就有使用者披露,部分業者會將這些存有使用者個資的內容,販售給網路廣告商。這起事件雖然早在 今年 4 月間就已然曝光,但顯然因為蘋果未能做到「會徹底清查」的承諾,導致積怨爆發。

日前美國曾披露,在調查蘋果 iOS 和 Google 的 Android 內約 101 個應用程式後發現,有超過 5 成的軟體會在用戶不知情狀態下,轉寄個資給廣告業者,另有 47 個軟體會發送手機所在位置。

這項消息曝光後,被點名的《寶石方塊》開發商 PopCap 和《Angry Birds》開發商 Rovio,均,除否認有任何洩漏個資動作。蘋果也表態自家 Apps 無法在未獲得使用者的同意下,擅自發送任何訊息;Google 則認為開發商需負起如何管理用戶個資的責任。

在網路資訊爆發的年代,除了不任意透過網路對外公開個人資訊,平時也要隨時注意帳密使用狀態,並留意任何網路上不明連結或可疑檔案的下載使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