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劃、編譯■李威撰、謝雯伃

去年年底隨耶誕假期到來,

亞馬遜及諾邦接連釋出電子閱讀器及電子書銷售量大增的訊息;

與此同時,阿普瑞(Aptara Corp.)也公布電子書市場的調查概況,

發現儘管有6成4的出版業者不清楚電子書的投資報酬率是否高於印刷書,

但大多數出版業者相信朝數位化前進的方向是正確無誤的。

傳統實體書的出版業者,又是如何在電子數位化的潮流中做出自己的市場區隔?

隨數位出版業蓬勃發展,如今各種閱讀媒介不再只是文字的載體,而是想要營造出各種不同的閱讀體驗。

把車庫當作工作室,皮爾森(Lisa Pearson)正以精巧的工藝技術出版書籍,將印刷書做得有如藝術品一般。皮爾森為《女性的折磨》(Torture of Women)鋪上鮮紅色的布面,再以浮雕的方式來印製書標,其造型有如歷經折磨後所留下的傷疤一般。書中一幅幅女體圖像都據實呈現女人們所受到的酷刑對待,在書內摺頁中,則用油墨印上大大的「法西斯豬」標語。

根據《洛杉磯時報》報導,截至目前為止,皮爾森的西格流出版社(Siglio Press)出版超過1千冊手製書,每本要價48美元(約新台幣1,400元)。但皮爾森相信,憑藉精巧工藝製成的書籍,在圖書數位化的今天將成為一股逆流而生存下來。她認為慢慢有人會開始發現她說的「慢讀」樂趣。

兼顧印刷與電子兩種模式

主流的出版業者表示,實體紙本印刷書不會走上滅絕之路。但無論如何,紙本書在出版界的角色正在改變。目前亞馬遜的電子書銷售量已經超越精裝書的銷售量。根據卡夫卡(Peter Kafka)所主持的人氣科技部落格MediaMemo,雖然電子書在整體閱讀市場的市佔率僅約9%,光是在2010年,電子書的銷售量就成長了193%。

卡普(Jonathan Karp)是賽門與舒斯特出版社(Simon Schuster)的發行人,他表示當前所面臨的挑戰,就是想辦法同時兼顧印刷書及電子書這2種客戶群體的需求。卡普在2010年6月接掌該出版社,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,恰逢歐巴馬總統開除麥克里斯托將軍(Stanley McChrystal),因此他順勢出版《杜魯門開除麥克阿瑟》(Truman Fires MacArthur)這本電子書。這本書是節錄自大衛.麥克洛夫(David McCullough)1993年普利茲獎傳記類得獎作品《杜魯門》(Truman)。

一流作家吸引更多討論

這就是一個好的例子,出版商如何運用科技,在短時間之內對大眾文化做出回應。不過卡普表示,即使出版業有利可圖,但一流作家才是出版公司得以生存的根本原因。他說:「要把事情做到這麼好,我們需要像麥卡勒一樣具有聲望的人。……若要重新再做一次,我們需要對的議題配上對的作家,而一切的根本就在於作者。我們不是出版書,而是出版作者,至於作品要用任何形式出版都行。」

作家史蒂芬.艾略特(Stephen Elliott)的作品就符合卡普所提及的例子。艾略特在2010年秋天推出了他個人回憶錄《艾德羅日記》(The Adderall Diaries)的iPad應用程式。這本回憶錄的紙本在2009年由灰狼出版社(Graywolf Press)出版。2010年推出的應用程式不僅包含書本內容,更增設一個討論區,讓讀者可以彼此交流意見,甚至和作者艾略特討論。

灰狼出版主筆諾索斯基(Ethan Nosowsky)表示:「在其他很多書中,你可能不會想要有討論區。……不過這個概念用在這本書很不錯。討論區可以增加讀者的閱讀經驗。」

力圖跳脫紙本印刷限制

詩人兼散文家孟森(Ander Monson)說:「我們是在寫書,還是只是在生產可以用任何形式重新再製的內容呢?」孟森在2010年的作品《消逝點:非回憶錄》(Vanishing Point: Not a Memoir)中就實驗了數位書本和紙本印刷之間的交互作用。

《消逝點:非回憶錄》集結許多孟森的自傳體裁文章,當中有些文章齊整地排列在欄位中,而也有些文章是沒有邊線的,所以文字內容就被擠到頁面的邊緣外。在整本書中,孟森不時在文字旁加入斜體的劍型符號,以此告知讀者,在網路上有關於這個重點的增補內容(以影片、聲音檔或是文字檔呈現)。

孟森解釋:「我想要依內容決定網路的使用方式。……我不認為作家應該要把印刷書視為理所當然,我們應該正式思考以下這個問題:如何把紙本印刷應用到極限?」

以多種面貌展現實體優勢

孟森以喬納森.沙夫蘭.弗爾(Jonathan Safran Foer)的新書《符碼之樹》(Tree of Codes)為例,《符碼之樹》最近由英國「視覺版」(Visual Editions)出版社所發行。沙夫蘭在這本書裡面對波蘭作家舒茲(Bruno Schulz)於1934年的作品《鱷魚街》(The Street of Crocodiles)進行解構,他以舒茲的文章為底,然後在書籍的頁面中進行切割,將不要的部份留下矩形切孔,藉此創造出一部全新的小說。

這種作品的視覺效果只能靠印刷書的方式來呈現。就像是西格流的精緻書標及《消逝點:非回憶錄》的獨特閱讀經驗,讀者必須親眼見到,並用手去捧著書本,才能圓滿獲得閱讀的體驗。換句話說,實體書提醒了大家,它能夠以多樣的方式來呈現自身。

最新一期的舊金山文學季刊《麥可史威尼的每季精選》(McSweeneys Quarterly Concern)是由作家愛格斯(Dave Eggers)所編輯。最新一期的雜誌外殼製作成頭顱狀的盒子,裡面按照不同作者的創作,分別列印成8本各自獨立的小冊子。總編輯麥克穆倫(Brian McMullen)在簡介中問道:「你的頭腦裡面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呢?」

芝加哥的防羽圖書(Featherproof Books)近日出版林西.杭特(Lindsay Hunter)的《給爹地》(Daddys)。這本書將外裝設計成一個小小矩形,封面貼上「引誘爸爸的新奇小玩意」標語。這本書兩面都可打開,有如一個漫畫書尺寸大小的工具盒。孟森說:「我們傾向於把書本視為硬梆梆的書冊……但書本比我們想像的更具有彈性。」

按需印刷與科技相輔相成

卡普還有加州大學出版社的地區出版者羅賓遜(Kim Robinson)都認為,按需印刷(print-on-demand)是出版史上的一大發展。按需印刷指的是一種技術,在讀者購買的當下才將電子檔的內容印刷出來。這一技術發展不僅保證印刷書仍會繼續流通,同時也讓更多地方的更多人可以取得實體書來閱讀。

除此之外,羅賓遜也提到:「按需印刷讓出版業者的工作週期得以縮短,也不用遇到倉儲問題。特別是出版那些市場需求量較小的書籍時,這項技術帶來許多便利。」這對出版類別橫跨大眾讀物到專業學術著作的大學出版社來說,是關鍵的優勢。這也提醒了一般大眾,當牽涉到印刷本身時,科技仍舊在影響著整個出版產業。科技對出版業的影響只是程度的多寡而已。無論是按需印刷,或是西格流出版社和麥可史威尼的藝術造型書,都與目前流行的電子書一樣,都仰賴著數位科技。如果沒有電腦,這些藝術造型書都不會存在。

皮爾森:「西格流出版社的第一本書……是我在我的臥室裡,用筆記型電腦完成的。沒有電腦,我根本無法做到。這世界上若沒有數千,也有數百座和我一樣的獨立工作室,科技賦予像我這樣的小店得以完成作品的能量。」

(整理自洛杉磯時報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