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時報【閻紀宇/綜合報導】

網路知識寶庫「維基百科」(Wikipedia)十五日歡度十歲「生日」,從北美洲的波士頓到非洲的突尼斯,從歐洲的羅馬到亞洲的台灣,全球各地都有熱忱的網友舉行慶祝活動,期盼這個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知識體系能夠長長久久。以訪客流量而論,維基百科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網站。

根據comScore公司去年十一月的統計,維基百科每個月吸引四億一千一百多萬網友上站,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八%。全球有五三%的成年網友習慣使用維基百科;如果只統計有大學學歷的網友,比例更高達六九%。

美國金融家威爾斯(Jimmy Wales)和哲學家桑格(Larry Sanger)二○○一年創辦維基百科時,網站只有寥寥幾則內容簡單的條目,例如「天文學家:研究天文學的科學家。」「維基(wiki):源出夏威夷語,意為『快速』」,果不其然,十年之後的維基百科已有兩百七十六種語言版本,條目超過一千七百萬則。

更重要的是,維基百科的語言和內容開放、自願者協同寫作、完全非營利的運作模式,當初曾經飽受質疑,如今則公認是Web 2.0的成功典範,而且衍生出多種知識網路系統。以百科全書最重視的正確性而言,《自然》雜誌二○○五年一篇研究認定,維基百科自然科學條目的正確性,和大英百科全書相去不遠。

維基媒體基金會一年約需兩千萬美元,才能維繫維基百科等網站的運作。威爾斯在去年底登高一呼,以短短五十天時間,向全球一百四十個國家的五十多萬網友,募得一千六百萬美元,成績較前年成長一倍有餘,由此可見維基百科受網友擁戴的程度。

展望下一個十年,威爾斯與基金會執行長嘉德娜(Sue Gardner)期待維基百科能夠呈現更廣泛的內容、更多元的聲音。目前維基百科的條目貢獻者超過八成是男性,平均年齡卅歲,探討最透徹領域是科學與技術。

因此未來維基百科將募集更多女性與各個年齡層的貢獻者,鼓勵人文與藝術專家學者發表條目;並且針對南美洲、南亞、阿拉伯等參與率較低的地區,號召網友共襄盛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