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策會統計,台灣自動販賣機產值1年有7千億,最近他們開發了一套系統,可以用攝影機辨識人的臉孔,輸入了5000筆資料台灣民眾的資料,判斷出輪廓後,再依據消費者的性別、年紀,推薦適合的商品,使用過的人都說相當有趣,不過還是有方法靠變裝騙過電腦。

人臉辨識販賣機:「您好,智慧分析中。」
站近點,再近一點,讓鏡頭拍下你的臉,電腦分析,這位白髮蒼蒼的先生,得到染髮劑,算是實至名歸,而這位太太興致勃勃,得到有機茶。民眾:「我這麼胖,當然是適合減肥茶。」記者:「你覺得有沒有準?」民眾:「有準,有準。」
不過偶爾也會出現尷尬場面,像這位先生,拿到生髮液,表情似乎有點不自然,這台人臉辨識販賣機,號稱能找出你的需要,但機器畢竟是機器。
TVBS記者王博麟:「剛才這台機器推薦我的是酵素,不過現在,如果我偽裝成女生,戴起薄紗,看這台機器會推薦什麼?結果這台機器判斷我有女性特徵,就推薦我女性配方(維他命)。」
也戴著假鬍子來測試,連續3、4次都得到刮鬍刀,資策會說,正常情況下,成功辨識的準確率有8成,但初期還是只能用一般民生用品,以趣味性做行銷,如果拿來販賣煙酒這類管制性商品,如果有人刻意惡整找漏洞,電腦畢竟還是無法分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